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 新闻动态

我校医学院 护理学院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成效展

[日期:2024-06-14]         阅读:32

医学院、护理学院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在学科建设、教育教学改革、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。这些成果为培养高素质、应用型、专科型护理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
一、学科建设稳步推进

1.学科地位提升:湖州师范学院于2011年获批“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”试点单位,2012年在全省率先招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,2017年顺利通过项目验收,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护理学博士点成为学校首批博士学位培育点。目前已形成老年护理、危重症护理、急救护理、精神卫生护理四个稳定的培养方向。学位授权点依托的护理学本科专业先后获批浙江省“十二五”重点建设专业、“十三五”特色专业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护理学科为浙江省“十二五”重点学科、“十三五”一流学科、“十四五”一流学科。

  2.资力量增强:学院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,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及内部教师培养计划,引进高层次学科带头人2名、青年博士教师6名,培养博士3名。护理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39人,其中教授8人、副教授7人、博士学位17人。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74%,硕士以上占64%,45岁以下占56%研究生导师119人,其中校内导师65人,专业实践基地兼职导师54人。拥有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1人,省优秀教师1人,省级人才5人,全国高等学校护理学类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1人,中华高等护理教育专委会专家库专家1人,浙江省高等学校护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

二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 

1.培养模式创新:本学位点发挥我校拥有2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的独特优势,坚持专业与人文并重的培养理念,强实践、重人文,建立“政、产、学”三位一体、校地共育的应用型、专科型护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,在培养国家特需、社会急需、医德高尚、技能精湛、适应社会的高、专、能型护理人才方面开展一系列探索与实践,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树立了浙江样板。

  2.课程建设优质:学校大力推动研究生优秀课程、教改项目、教学案例项目培育工作,改进研究生课程授课方式。围绕培养目标,适应研究生培养特点,开设了护理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、循证护理等方法学课程。高级健康评估、高级护理实践、循证护理实践训练等课程实现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效衔接。在学位课基础上,开设了危重症监测与护理、急救护理学、精神科护理学、老年护理理论与实践、心理护理理论与实践、健康管理6门选修课程供不同研究方向学生选择。建立课程负责人制,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,获批省“十四五”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1项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、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。

  3.思政教育强化:学校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,积极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,提升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。创设“立体式”人文素养育人体系,形成人文精神培育全程化的人才培养特色,着力培养人文素养与专业素质并重的复合性人才。充分发挥身边的两位“南丁格尔”的精神感召作用,形成榜样引领、理论教学、关爱实践的人文教育培养模式,把人文素质培养作为品质优化和能力发展的有效路径。构建人文课程体系和人文实践体系,实施第一、二课堂融通,以“南丁格尔教育馆”、“5.12”护士加冕仪式、“南丁格尔大讲堂”、“南丁格尔专业志愿服务队”、“南丁格尔足迹探访”等主题活动为载体传承与弘扬南丁格尔精神,滋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精神

三、科研实力稳步提升

 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,整体布局,建立院校科研联动机制,院校科研骨干组队、校内外导师组队,互助协作,促进科研产出。近五年护理学专任教师共承担纵向科研项目56项,其中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5项,横向课题25 项,总经费581.55 万元。发表SCI检索论文39篇,中文核心论文53篇,出版专著1部。学校鼓励研究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,积极参加高水平科技竞赛、学术活动与重大科研项目。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,也推动了学校护理学科的科研实力提升。近5年,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263篇,其中SCI检索论文30篇,北大核心论文74篇。研究生荣获第十二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二等奖1 项,中华护理学会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 项,第十三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三等奖1 项。CMB中国护理网研究生论坛口头汇报优胜奖1 项,海报评选一等奖、二等奖各1项。

四、人才培养成效显著

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,使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。因此,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,就业前景广阔。学校培养的研究生已在临床和社区护理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,成为守护百姓健康的“守门人”。截至20245月,护理硕士已有9届共433名毕业生,毕业率99.7%,就业率100%,专业对口率98.1%,近60%的毕业生就职于三级甲等医院,就业去向紧贴国家特需、社会急需,就业质量高。

 

 

 


打印 | 录入:
上一篇:下一篇: